近幾年,我國每年建筑垃圾的排放總量約為15.5億噸-24億噸之間,占城市垃圾的比例約為40%,造成了嚴重的生態危機。長期以來,建筑垃圾絕大部分未經任何處理,便被運往市郊露天堆放或簡易填埋,存量建筑垃圾已達到200多億噸。2017年我國產生的建筑垃圾約為23.79億噸,但其中進行資源化利用的僅有1.19萬噸,到2020年建筑垃圾將達到26億噸。
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低近年來,我國建筑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,建筑垃圾資源化推進嚴重滯后,目前資源化利用率不足5%,遠遠低于歐盟(90%)、日本(97%)和韓國(97%)等發達國家和地區。建筑垃圾屬于垃圾的一種,是指在建筑物、構筑物拆除、 新建、重建、維修、裝修及自然災害等過程中產生的各類廢棄物,主要包括廢混凝土塊、瀝青混凝土塊、磚瓦、雜土及施工過程中散落的砂漿和混凝土、碎磚渣、金屬、木材、裝飾裝修產生的廢料、各種包裝材料、其他廢棄物等各類固體廢棄物。
建筑垃圾的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:舊建筑拆除產生、新建筑施工產生以及建筑裝修產生。從2017年我國建筑垃圾的構成分布來看,舊建筑拆除所產生的建筑垃圾占建筑垃圾的58%,新建筑施工產生的建筑垃圾占36%。由此可見,建筑物的拆除階段和新建筑的施工階段是建筑垃圾的控制關鍵點。
隨著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,我國不斷有舊建筑被拆除,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監測數據顯示,2017年中國建筑拆除面積約為14.36億平方米。舊建筑物拆除垃圾多與其建筑物的種類有關:廢棄的舊民居建筑中,磚塊、瓦礫、混凝土塊、渣土約占80%,其余為木料、碎玻璃、石灰、金屬、包裝物、防水材料、各類電信線和電源線、塑料制品等;廢棄的舊工業、樓宇建筑中,混凝土塊約占50%-60%,其余為金屬、磚塊、砌塊、塑料制品等。
而隨著我國建筑業的快速發展,房屋新建面積規模持續擴大。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顯示,2018年前三季度我國建筑業企業新建房屋面積達101.96億平方米,新建房屋面積規模的擴大帶來的是建筑垃圾數量的增長。從存量來看,過去50年,中國至少產生了300億立方米的黏土磚,這在未來50年大都會轉化成建筑垃圾。
建筑垃圾再利用非常重要,每利用1億噸建筑垃圾可以生產標磚243億塊、混合料3600萬噸,減少占地1.5萬畝,節煤270萬噸,減排二氧化碳130萬噸,新增產值84.6億元。同樣以2017年近24億噸來看,按照每噸處理費用30元測算,2017年全國建筑垃圾處置空間有714億元。
目前,我國共有建筑垃圾處理廠800多處,其中規范化建筑垃圾處理設施占建筑垃圾處理廠總數的28%,不規范的處理設施數量巨大。與國外相比,比如韓國年產建筑垃圾6000多萬噸就有373家建筑垃圾處理企業,我國建筑垃圾處理企業的比重還遠遠不足。
隨著垃圾分類的深入進行,特殊垃圾處理將進入建筑垃圾處理設備處理時代。對于建筑垃圾而言,就地拆解還填、提高回收利用率將是主要的處理途徑,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將進入規模化快速發展期。以山西省為例,山西省提出,鼓勵具備條件的地區以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為核心,規劃建設新型建筑材料產業化園區,推動建筑垃圾再生產品規模化、高效化、產業化發展。隨著利好政策效應的催化,經濟鏈條將被打通,相關環保產業和企業將迎來巨大的市場空間。